蕭旭君 教授

請問教授的實驗室的研究領域是什麼?

  我們做資訊安全,雖然我們研究室叫網路安全實驗室,但我們這幾年只要是資訊安全相關的都很有興趣。除了原本就有的網路安全,也有一些比較系統面的安全議題,像是物聯網的資安,或者是怎麼自動找出軟體可能有的bug或漏洞,也有在做一些應用密碼學有關的東西,特別是跟smart contract的結合。
  Smart contract就是有些人不希望他的金融交易被一個中央機構去控管,而達成方式就是利用block chain這樣的decentralize system,你可以把smart contract當作再block chain上面執行的程式,可以做到去中心化的金融交易。我們感興趣的比較是資安的部分,就是一些contract可能沒寫好,攻擊者就能從別人的服務那邊撈到一大筆錢之類的。

請問教授希望自己的專題生具備什麼特質或能力?

  資訊安全的領域還蠻廣的,會和你想做的東西有關,我期望大家有的能力有:首先是你要對「像攻擊者一樣的思考」這樣的mindset有興趣,這樣的模式可能跟大家以往的經驗不太一樣,以資訊工程的角度來看,大家會希望自己開發的系統可以正常運作,但以資訊安全研究的角度來說,我們通常會思考的是它在什麼情況會壞掉、攻擊者可能怎麼做來讓它壞掉,這是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再者,希望大家有主動去吸收知識/新知的能力,剛剛有提到資訊安全的領域還挺廣的,人不可能什麼都會,有很多是要邊做邊學的,所以希望大家有主動學習的能力。最後希望大家有修過一些資安相關的課,不見得要是我的課,可能是別人的課或上網自學,都可以,總之就是希望大家有先接觸過一點點資安相關的東西,上手會比較容易一些。

請問教授會指定研究主題嗎?

  如果同學一開始在修專題,還沒什麼想法的時候,我可能就會給些建議,比如說先加入一些既有的小組,跟一些比較senior的同學一起合作。如果已經有想好要研究什麼,我也不會多加干涉。

會安排專題生做什麼樣的學習(比如讀paper等)?

  我們每個禮拜會有一次group meeting,在group meeting的時候會安排同學輪流上台報告,通常一學期一個人會輪到1~3次,那報告可能是同學最近讀的論文,或一些研究上的進度。平常研究討論時也會根據各位的研究主題,跟你說應該先看看哪些相關的論文。

請問教授對於專題生有什麼樣的期望?

  比較具體的期望就是我會要第二個學期以上的同學參加專題成果展。第一個學期的同學則是要在學期末繳交一份「實驗教材」,算是一個報告的形式,你畢竟加入lab一學期了,可能學到一些東西,想一下有什麼學到的東西是可以傳承下去的。是一個協助大家在實驗室內部建立一套教學教材的方法,目前也累積了不少教材,我覺得是一個不錯的制度。

請問教授認為為何專題對資訊系學生是必要的?

  因為資訊領域很多元,修專題可以讓大家更了解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專題和一般課程比較不一樣的就是,課程是老師比較單行道式的把他統整到的資訊傳遞給大家,專題則是讓同學比較自主的去做研究,從發想題目,到做文獻分析,再從中發想更好的solution,最後要評估跟呈現,我覺得每一步都蠻值得學習的。即便同學可能不是要往研究道路走,這種critial thinking,problem solving的過程在未來的工作上面也會很有幫助。

請問教授會建議學生們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專題呢?

  這比較因人而異,我知道大家課業都很忙,太急著開始做專題,可能把自己燃燒殆盡也不太好。每個人狀況不同,各老師的專題要求也不一樣,先了解一下各老師的要求比較好。不過如果有打算要念研究所的話,早一點接觸專題有助於決定研究所的方向。

請問教授對於還沒非常了解自己興趣的同學在選擇實驗室的方面有什麼樣的建議?

  像我們系上不是有開前瞻資訊科技,這門課就能在快速的讓同學了解系上老師們的研究領域。專題也算是協助大家探索興趣的方式,我相信大部分的系上老師不太介意同學換實驗室,或者我知道也有同學同時做2、3個專題的,這我覺得都可以,只要負荷的來就OK。再來就是可以用排除法吧,直接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還挺困難的,可以先把自己不喜歡的劃掉。修課和研究還是不太一樣,還是要自己接觸過才知道興趣在哪。

請問待在教授實驗室的大學部學生一週大約得花多少時間在專題研究上?

  你是問我的期望還是實際狀況(笑)?實際狀況會因人而異,很難有個標準,期望的話就8~10hr吧,這是一門課程我希望同學能花在上面的時間,同學們有沒有真的花這麼多時間我就不知道了。

請問教授,成為專題生之後,如果發現研究主題和自己的興趣不合時,該怎麼辦呢?

  你可以換個專題阿我覺得這不會怎樣。不過還是要先弄清楚興趣不合的是這個研究主題還是這個領域,來看要換研究主題還是換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