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成 特聘教授(學長代訪)

研究主題 / 專題內容

  老師在資工系的實驗室大致分成以下三組:

  第一組是影像組,主要有和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合作,做影像語義分割(Semantic Segmentation),比如說在影像裡面要怎麼辨識出道路、車輛、樹等等的物件。另外也有用 VR 來辨識人的姿態,比如說一個人要怎麼樣在不帶特定手套的狀況下,我們還能夠辨識他手的姿態。另外,有開始應用 AR 來辨識生活環境中的電器物品。

  第⼆個是智慧家庭(smart home)組,主要利⽤ IOT 技術去做居住者的活動辨識與相關電器的能源控制,⽐如控制燈光,冷暖器,電視機,洗⾐機、電動車充電等等,目標是要能夠達到省電和舒適。近年來,實驗室開始在做 health care 的相關議題。
  ⽐如根據阿茲海默症患者會有wandering (沒⽬標亂⾛)的狀況,實驗室與⾄善養⽼院合作,收集年⻑者做⽇常活動的⾛路pattern,找出wandering的狀況,進而快篩出有問題的長者。此外,實驗室也與台⼤醫院以及⼼理系合作,藉由語⾳與語意的技術做阿茲海默症的判斷。以及跟台⼤醫院急診室合作,做急診分流,希望根據急診病例資料的大數據分析,協助護⼠準確分流,讓資源與人力能適當運用。

  第三個是機器人組,相對於前面處理影像或是語音,這個組別要整合影像、語音,讓機器人能夠感知、辨識、對話。比如說老師之前和馬偕癌症病房有合作,利用機器人和小朋友對話、互動去讓他們能夠有比較愉悅的心情,或是讓老人看照片,回憶過去的記憶。我們也和心理系有合作,來達成這些對患者、年長者比較有幫助的需求。

Q & A

Q1: 如何成為教授的專題生?

  主要是寄信問老師,老師如果同意的話就選擇你想要加入的組別。

Q2: 如果成為了教授的專題生,會需要做些什麼事嗎?

  每一組有每週一次的小 meeting,主要就是聽學長姐們在講些什麼,每個學期大概會有個人報告兩次左右。老師不會要求參育專題展,但是參加很棒。如果有成果的話,老師也會詢問是否願意把東西轉成論文去報告。

Q3: 請問教授,專題生是需要自己設定研究主題,還是教授會指定呢?

  ⾃⼰提研究主題,然後與老師討論確定。

Q4: 如果想加入教授的 lab 有什麼能力或技能是一定要或是比較建議有的嗎?

  只要有興趣,主要是跟老師談,談過了就 ok。需要的能力主要都是資訊的基本能力,比如說 Python、工作站的基本使用等等。重要的是你想做的事情跟老師有沒有 match。

Q5: 請問教授期望我們在專題中,學習到什麼新的知識、技能?請問教授會希望專題生要在整個學期內完成哪些內容?(例:做出一個完整個專案、參與相關活動或發表相關成果等等)才算是一個合格的專題學分 ?

  以一位學姐為例,她的目標是做出一個完整的 IOT 系統,能夠辨識出人類的運動狀態(如跑步、走樓梯幾階等等),她是從 0 開始,也就是從焊面板開始做,上學期把硬體做起來,可以把資料從裝置傳送到 server;下學期則是針對蒐集到的資料用 SVM 以及 RNN 去辨識人的運動狀態。這樣從純硬到純軟的過程是個很完整的 profile,不過也可能是因為學姐太強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