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真 教授

請問教授實驗室的研究領域是甚麼?

  我的研究領域概括來說是人工智慧。但其實以人工智慧這個領域,我這幾年著重的議題是在人跟 AI 的合作,現在有一個新的名稱叫做 Human-Centered AI。我要解的問題很多是從人開始出發的,要提供的解法也是跟人相關,比較不像是直接做演算法的優化或硬體的加速。
  是從定義問題就要跟人有關,我們現在有在做兩個方面,第一個是 AI for Health,跟醫生合作,希望做一些工具使他們的工作更順暢並減少負擔;第二個是假新聞的辨識,希望輔助人在找訊息時有比較好的判斷力,比如說我們會判斷圖片跟文字相不相符,圖文不符可能就是假消息的警訊,也因此我們強調多模態 (multimodality) 的資料處理,不是說只做語言、語音或影像,像我們學生有很多都是三種都會。結合 AI 的計算跟人的直覺,達到 1 + 1 > 2 的效果。

請問老師覺得您的實驗室和系上其他老師 AI 相關的實驗室差異為何?

  彥寰老師的實驗室主要做的是理論,守德老師是從資料出發,軒田老師也是偏理論的部分。我們這邊也是做演算法,但比較不是要做一個機器學習的工具供他人使用,而是希望能跟問題結合,出發點很不一樣。以演算法出發會希望得到一般化的結果,但我們比較問題導向,要開發的東西會需要問題相關的知識。比如說守德跟軒田老師是非常 data-driven,完全看資料做事,但我會把模型帶進來,利用人類原有的知識跟模型。
  從很一般化的演算法的角度來看,演算法要做到最精準、最快、用的資源最少,可是不同的問題精準度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有時候較低的精準度就夠了,為何要花費額外的資源使它更精準呢?我會從問題開始定義需要達到的 performance,並依此來設計演算法。但這又不是在做應用,因為應用可能只針對一個問題解決,無法複製,做資工我們還是希望我們的解法能夠使用很多次。

請問老師希望專題生進實驗室之前具備怎樣的能力和特質呢?

  我並沒有很多預設的要求,因為我認為能考上台大資訊系的學生都是很棒的學生。因此我通常會根據學生的特質跟學生討論在專題裡要做甚麼,帶不同年級的專題生,設定的標的也會不一樣。專題生進來,我通常不是讓他們做博班生的助手,我通常是直接帶,不是透過學長帶,可是我會讓他們跟一兩個學長合作,也就是他們平常有問題,有人可以問,我也會直接跟他們討論。
  我並不預設學生會甚麼,但我希望他們有一些特質,第一是想要認真做事,想學東西、做出一些成果的精神,如果只是想輕鬆愉快混一個專題學分,那不要找我,因為不會是輕鬆愉快,另外要有好奇心、敢問問題,因為很多時候大學部學生跟研究生待在一起,會覺得都是學長就都不講話,這也是為甚麼跟專題生是分開 meeting,讓他們不要覺得有學長在,讓他們自己多講。

請問老師實驗室每年大概會收多少專題生?

  我希望專題生是一組一組的,大概兩到三人一小組,因為我覺得一個人自己做有點孤單,第一次接觸研究,還是有個伴一起切磋會比較好。所以我有時候收兩個,有時候收四個,大概頂多收兩組,一組不超過三人。

請問教授會指定研究主題嗎?或者是會讓專題生自行指定?

  不見得是他們自己決定,我們會一起討論,我會幫忙把問題定義到可解的程度。專題生要先決定要做一學期還是一年,我希望專題生在他的時間內做一個可以完成的東西,能有自己的成果,過去我們的專題生,成功的專題的成果都可以發表到最好的 conference 裡,而且完全不需要學長幫忙,所以我對學生蠻有信心的。
  不要覺得自己是小嘍囉,我覺得做專題的心態就是想要練習一下自己從頭到尾做一個題目,過去有些學生去發表有些去比賽,我的基本要求就是參加系上的專題展(建議參加,非強迫,因為老師說自己也很不喜歡被管,所以不管學生),因為總要有個目標,做完的時候在經歷上至少可以說做專題完成了甚麼,只說學了甚麼是不夠的。歷年來,我的專題生不見得留在我的實驗室,出國都有拿到蠻好的學校的錄取。有做出一些成果才會幫助你將來申請學校之類的用途,但因為每個學生不一樣,所以我會跟學生討論,設定題目跟目標。

請問進入實驗室之後會為大學專題生安排怎麼樣的學習呢?像是報 paper 之類的。

  我其實不太喜歡學生報 paper,因為常常他們報的不好,我就覺得我自己報還比較好。但我會跟學生讀 paper,原則上我們一周或兩周會有 meeting 看學生的 loading,有的人覺得太重就兩個禮拜一次。meeting 上學生會分享他的想法,我就會給一些回饋、建議他們去看一些東西或一些工具,他們試完之後下次 meeting 就來討論,比較像是進度的報告,當然需要看 paper,可是不用報 paper。很多 paper 學生直接看直接報,有的學生講得好,但大部分學生講得不好,如果變成應付了事的話其實是浪費時間。我會讓學生之間組織 reading group,他們可以挑一些 paper 互相分享、討論。

請問專題生能參與進專案中嗎?像剛剛提到的假新聞和和醫生合作的專案

  和醫生合作的我們現在有做兩個,一個在做睡眠的聲音分析,一個在做早產兒有沒有發展遲緩。我不會把專題生放在需要負責交差的角色上,可是我會歡迎專題生參加任何 meeting,我通常不愛做那種有很多保密協定的計畫,我覺得知識就是要分享。也許我比較沒辦法撈業界賺錢的機會,我覺得學生在學校好好學,將來都不用擔心賺錢的問題。不要為了賺錢勉強自己做一些不愛做的事。有時候有些人會質疑我做的計劃的商業價值,但其實我不是很在意,我做我喜歡的東西。所以很歡迎學生盡量參與專案,我做的東西比較沒有不可以給別人看到的。

請問老師對於專題生有什麼樣的期望嗎?

  我的重點不是要看到學生的產出,而是要看到他們的進步,我要看到他們做專題之前到做完進步了多少,每一組的學生條件很不一樣,沒有一個最低限度的期望,我很因材施教的。

請問老師覺得為甚麼專題對於資訊系的學生是重要的?

  專題其實有兩個目的,我在系上也算是很推專題的人,當初專題展是我開始推的,也是我開始推所有老師要多收專題生。因為我那時候看到系上雖然必修專題,可是一堆學生找不到老師帶,我就跟其他老師講,與其抱怨研究生不夠好,為甚麼不在專題的時候就好好訓練?就算學生最後出國,去 MIT、CMU、Stanford,也很值得開心。我覺得老師的角色就是把學生變得很棒。
  專題對我來說第一個目的是讓學生有機會更深入的學習,而且是照著他的興趣學習,所以我其實不鼓勵學生專題修完就跟著同一個老師進研究所,我鼓勵學生應該多修幾個專題,探索資訊領域與不同老師的研究方式差異。這也是為甚麼我之前要求將專題從一年必修降成一學期,以前是必修一年,而且不能換老師。現在修完半年可以換老師或是同一個老師做深一點,給學生自由度,同時又提倡了專題的重要性。另一個是專題有點像頂石(capstone)的角色,就是一個屋子上的最後一塊石頭,總結同學從不同課中學到的東西,變成更有用的東西,所以大三、大四可以找一個結合多方面能力跟興趣的專題。

教授會建議資工系的學生什麼時候接觸專題呢?

  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些同學大一暑假其實就可以開始,可是有的學生晚一點也沒關係。其實也不用有壓力,有些人可能小學就開始寫程式,有些人可能大學才開始,這中間是有差距的。

請問教授對於還沒非常了解自己興趣的同學在選擇實驗室有什麼建議?

  沒有關係阿,就跟著做啊,大膽嘗試。我覺得台灣學生最需要改變的就是不要太膽小,要勇敢一點,不要怕失敗。有時候第一次不見得就是好的結果,第一次不好還可以做第二次、第三次。

那如果有同學成為專題生之後發現研究主題與自己興趣不合時,該怎麼辦呢?

  發現不對就趕快換阿。我都跟我的專題生說要好聚好散,如果有人覺得不對,我甚至可以幫忙找到比較對的。我在系上那麼久了,每個老師我都認識,所以可以幫忙介紹。

若專題生已經加入別的實驗室,可以再跟教授做專題嗎?

  一向都有這樣的學生,唯一的條件就是他真的要有能力負荷,如果同時做兩個專題但兩個都顧不好,那不如專心在一個就好。可是過去收過這樣的學生都沒有問題。

老師在帶專題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趣事想跟系上的同學分享?

  是沒有那種好笑的趣事,但我覺得出國發表跟專題生一起玩蠻有趣的,現在的 conference 很熱鬧,聽很多不同公司的說明,附近的參訪之類的,有機會跟學生出國是蠻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