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實驗室主要有三個大方向,如果有修過我開的課的同學們應該就會知道我在回台灣之前有在豐田待過,因此第一個大方向就是車聯網以及自駕車的應用,這包含了跟車系統的優化,路口控制的設計等等。 而在車聯網開始被大量應用之後,我們也開始關心有關安全性的問題,因此第二個大方向會是與自駕車的 Security 等比較有關的題目,包含怎麼攻擊、怎麼保護等等。
第三個方向與 System Engineering 比較有關,其實我的實驗室的名字是 Cyber Physical System,而車子只是 Cyber Physical System 的一個特例,其他還包含了醫療器材、工控系統等等,因此這些系統的檢測、驗證、最佳化、模擬、分析等等都是包含在這個方向。
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要願意學習、有動力、進而創造新的方法或知識,而一些基本的 Programming 以及演算法也還是需要,不過我覺得我們本系的學生應該在這方面都不會有問題。
一切都是可以討論的,我可能會建議幾個題目,在進來實驗室之前我可能會先介紹一些小主題給研究生,同學們可以挑一個來做,而如果有相當想做的主題當然也是非常歡迎。但其實大部分的同學似乎都沒有特別想做什麼,因此目前大部分都是我推薦題目後同學們再選一個來做。
會跟研究的主題有關,基本上實驗室都會有 weekly meeting,而會需要做什麼樣的研究會跟研究進行的階段有關,若還在查找資料的階段可能就會需要看一些 paper,而若已經在實作了就可能是寫程式為主。
當然可以呀,只要不是那種已經在收尾的題目的話應該都不是問題,這類的問題應該都還是在同學進來之後跟我討論後才會做決定。
我覺得專題研究是一種累積,因此只要穩穩地做,跟上 weekly meeting 的進度,慢慢來,扎實累積,應該就會有相當不錯的成果了。
前面提到過的 weekly meeting 每週大約 30 分鐘,但之後到底會花多少時間其實會跟當週 assign 的任務蠻有關係的,因此我這邊也沒辦法給出一個太明確的答案,不過若是同學當週有重要的事情或是考試,一週沒有進度是 ok 的,都是可以討論的。
我覺得專題是 explore 生涯發展很重要的一步,不管各位同學未來要出國留學還是在台灣繼續念研究所,我覺得專題對於做這個決定會很有幫助。我甚至覺得各位同學在畢業之前應該多跟幾位老師做專題,而不要從頭到尾只跟同一位老師做。在做研究的過程中同學就會比較知道自己對這個領域到底有沒有興趣,而要不要讀研究所繼續鑽研。
第一個是我覺得 knowledge 的深度跟廣度應該要增加,在經歷過專題後同學應該會明白這個世界是非常非常大的,各式各樣的題目都有人在做。而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做專題的過程應該會讓同學們對 career 的目標有更明確的瞭解。我並不會覺得真的需要做出什麼很大的貢獻,同學們把握住這個機會可以多 explore yourself 應該會是更大的收穫。
二下就可以開始了。
不要害怕嘗試,很多東西要試了才知道,我覺得選專題不是一個最佳化的問題,很多東西就是要去試看看才會知道適不適合自己。
一切都可以討論,我是完全 open 的,但當然還是希望在換實驗室之前,可以先把該交接的部分整理一下,而若是要拿學分的話那當然還是會希望同學們可以至少堅持一學期,畢竟這會有些公平性的問題。
完全是 Okay 的。
我會建議不要一群朋友一起找老師做一個專題,我會覺得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我覺得大家還是要勇敢走自己的路會比較好。最後也歡迎對我的實驗室有興趣的同學們都能寄信來聊一聊。另外,在我的實驗室中,每個學期第一階段選課前會先介紹可能的題目讓同學選題目,第一階段選課與第二階段選課中間會安排所有研究生與專題生的 personal meetings,所以建議有興趣的同學最好在第一階段選課的兩週前就要聯絡。
最後,如果想要加入實驗室的同學太多,可能會希望同學先修過智慧型汽車導論,並且從中挑選較佳的期末專題來繼續進行,但是這件事不會是個規定,有特殊需求或特殊能力的同學還是可以討論以後,直接進行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