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以前在 Google 時主要是研究編譯器的相關領域,而在回到台灣之後則致力於 AI 和區塊鍊金融領域相關的推廣與教育,因此如果你是對於編譯器、AI、區塊鍊金融相關的研究領域有興趣的話都可以來找老師討論,而目前教授最專心在做的部分應該是屬於區塊鍊金融的部分。
教授是一個非常忙碌的人,不但要做研究也有很多業界的相關的 case 在身上,因此總體來說,教授的專題學生們會分成兩種,一種是研究導向的,想要發 paper 出國念書的占多數,另一種則是教授所謂 “摸爬滾打” 型的,主要就是做 case 累積實務經驗或者是致力於創業的學生。
教授在於實驗室的角色,比較是擔任一個啟發的角色,並且作為一個媒合的平台,他能夠提供非常有效的建議,並且非常願意給學生各種機會, 不管是想做研究或者是創業,只要跟教授談清楚你的最終目標,他都會全力支持並且盡力協助 (實驗室裡比較沒有制式化的規定,也沒有例行性的安排,教授希望的是能跟所有的學生當朋友,因此會有很多機會可以跟老師一起吃飯聊天)。
這件事情很難說,就像前一個問題所說到的,端看你想要達成的是什麼,教授對於所有的學生非常仁慈,因此也相對不會主動要給學生壓力,因此比較好的做法可能是設定好目標,遵循著老師的座右銘 “玩真的,做中學,頂著幹”,再自己決定要花多少時間去完成它。
直接寄信到老師的信箱liao@csie.ntu.edu.tw即可,也可以參考老師的官方網站 https://www.csie.ntu.edu.tw/~liao/ 多了解老師之前做過的事情。
做研究的話,應該是對於一個問題的思考與見解,思考著如何拓展知識的邊界,並且用相對應的解法去解決他,另外,unstructued learning 不同於一般課堂學習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從無邊無際的知識之中,有效率地擷取有價值的部分會是很重要的能力。至於若有機會做到業界的 case 的話,我認為收穫最大的可能相對來說會是溝通的能力以及動悉市場的需求,除了單純技術上的精進之外,你會學到更多合作上無可取代的經驗。
我認為在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之後,越早加專題越好,比方說你如果上大學前就已經對資訊領域有一點著墨了,那我想大一大二就可以早早加入專題,拓展自己的眼界,例如:享受被廖老師啟發的過程,但若是上大學在第一次接觸這個領域的話,我會覺得也不用把自己逼得太緊,讓自己有時間把基礎知識補上,大三之後再加入專題也是沒問題的 (像我也是大三下才加)。
畢竟你也要有時間思考才能真正從專題之中學到東西,若手忙腳亂恐怕導致缺乏自信,又收穫不多。每個人的起跑點不一樣,因此我認為接觸專題的時間應該根據每個人的背景不同來決定。
馬上換,自己的人生自己作主,不要做會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只要不要對教授有不禮貌的行為,相信每一位教授都是真心祝福的。